《长安三万里》“破圈密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

    来源:人气:462更新:2023-07-17 11:59:2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7月8日,追光动画推出的“新文化”系列开篇之作《长安三万里》正式上映。该片制片人宋依依表示影片片名蕴含着无限深意:“‘长安’代表的是高适、李白等诗人们心中的理想之地,而‘三万里’是他们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从影片票房表现来看,捷报频传,首映日破亿、上映第二天达2亿、创三年来暑期档动画电影单日票房新高……从观众讨论度来看,“文化自信”“梦回唐朝”等新媒体热词层出不穷,观众们纷纷评论,如“穿汉服看《长安三万里》仪式感”“《长安三万里》诗词文化自信”“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等等。或许,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如同一艘承载盛唐诗人们梦想的船,穿越千年时光将他们带往理想的彼岸。

    《长安三万里》从诗人高适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他与李白跨越数十载的深情厚谊。影片中出现的48首诗词,不仅串联起全片的盛唐气象,还让观众们以诗为径,与千年前的诗人们同频共振,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浪漫。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才智评价影片“追的就是李白、高适、杜甫他们身上千年一直闪耀的中国文化之光”。

    01

    动画电影也能讲历史

    动画电影往往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地展现超现实世界,如《大闹天宫》《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魔幻世界、《罗小黑战记》中的人类与精灵共存的世界、《深海》中的神秘又绚烂的海底世界等等。

    《长安三万里》与其他影片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大体上是遵循历史走向,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评价,“《长安三万里》的横空出世,需要我们对动画电影有全新的认知。过去我们习惯上认为,动画电影偏娱乐性,不可能表现宏大的、具有史诗气质的题材。那么在该片以后,可以说动画电影也可以成为具有史诗气质、史诗品格的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安三万里》开创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新文化、新美学。”

    大量且详实的细节,才能让观众触碰到真实的历史。《长安三万里》的创作团队查阅了很多唐代的古画、古籍、出土文物等,从中寻找灵感,尽力还原那个时代的文化、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的细节。以人物形象创作为例,影片主创表示,为了全方位还原唐朝风貌,选择以唐朝的审美为基准,参考唐俑、唐代壁画和古画中人物的比例和造型,展现凸显唐朝人雄阔精神的“唐风造型”,让观众感受到“唐风之美”。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宋磊称赞道:“影片的中国味道很浓。创作者对唐朝文化做了大量研究,从人物的衣食住行,到街道宫廷的建筑群落,再到诗人的生活状态,让观众看了感觉这就是地道的中国。”

    不过,影片不局限于历史史实的堆砌,也尝试将更为新颖的创作手法运用其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以影片“双男主”创作模式进行分析,“尽管在一般的编剧观念中,类似‘双男主’的双主人公叙事显然并不是明智的选项,在我国的影像实践中却始终有着一席之地。从《英雄本色》系列到《无间道》系列再到《寒战》系列,‘双雄’模式一直是我国香港电影的一大特色。而近年来从《镇魂》《陈情令》开始,充分吸收了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相关通俗文艺类型的我国网络剧,也开始越来越驾轻就熟地调用‘双男主’模式,到了《长安三万里》既是水到渠成,也是第一次将其直接应用在这样的全年龄向的动画电影中。”

    正是“双男主”叙事模式的创新运用,也完成了主创团队们最初的意图——“电影不希望做成《李白传》,而是展现大唐璀璨群星以及整个时代发展和文化氛围,需要一个相对客观的视角。”

    02

    “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影片最后选择了“诗在,书在,长安就在”作为落脚点,创作者解释道,“诗是这些诗人们一生故事情感经历的浓缩,这些诗记载了他们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所以当这种精神传承下来的时候,长安这个理想就会存在。”不论是诗人们的人生境遇,还是那些吟诵千年的诗句,都是中华文化、中华精神的复现。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孙立军强调,动画电影在讲好中国故事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在以讲故事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审美文化的培养,要有东方审美或中国审美。比如,影片的题材是中国的,那么在造型、色彩、叙事手段、蒙太奇等视听语言方面做到东方化,不断地找寻中国审美的根源。第二,创作者要明白讲好中国故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资源,也要明白讲什么样的故事,要讲给谁听。而在向国外讲中国故事时,要注重东方故事中是如何传递真善美,要有中华民族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递给全世界。

    《长安三万里》做出了一次积极尝试,“影片让我们看到了动画电影创作如何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有机融合,并且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我们今天的现代生活、现代价值理念相协调、相适应。”饶曙光说。

    在动画电影不断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的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智慧、文化创作力,以及丰富的故事元素,都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作源泉。饶曙光建议,电影从业者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实现更有效的文化创造,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03

    IP系列的不断探索升级

    追光动画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上已经走过了十年长路。从最早的《小门神》《阿唐奇遇》,到“白蛇”系列、“新神榜”系列,再到《长安三万里》,追光动画在IP探索和发展上试图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圆心,画出覆盖多类型的系列创作。

    孙佳山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在其小切口实践创意表达、技术实现等的第一阶段,《小门神》《阿唐奇遇记》《猫与桃花源》等中小成本影片,就呈现出将非常清晰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融会贯通的尝试,并且在现代动画技术上完成了多维度的经验积累。在完成创意表达、技术实现等的初步积累进入到第二阶段之后,《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等影片,呈现出了“重工业化”的样貌,除了动画视效上接近世界主流动画电影的水平,在类型上也非常大胆地尝试了赛博朋克、蒸汽朋克和废土朋克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美的通俗流行文化类型。

    这种整体性“突进”的尝试,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还是首次。所以在经过第二阶段类型、风格等的“极限”式探索之后,到了第三阶段,《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杨戬》等影片尽管作为各自系列影片前作的延续,但在题材和类型上都已经呈现出相对“回撤”的艺术上的均衡性,更注重整体的协调度和完成度。

    面对创作者想要呈现“唐诗”“盛唐”这一庞大的意象,动画电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动画电影在人物塑造和历史还原上,可以更为轻巧灵动、提供更大的留白空间,这就会让影片变得更有浪漫主义风格。比如,影片在展现李白吟诵《将进酒》的片段中就充满了无垠的遐想,念及“天生我材必有用”时泼酒成浪,仙鹤飞起,载着席地而坐的诗人们,一起进入五彩斑斓的幻境中,观众看到银河与黄河相接,看到宫阙里的仙人与李白撞杯、豪饮,在恣意汪洋中飞向九重天。饶曙光认为,影片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从整体的画风来看,偏重于国画,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想象。其中华美学精神不仅体现在画风上,更体现在它的内涵和价值理念上,比如虚实相生、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

    宋磊总结,追光动画的“新神话”系列是对古典神话故事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再创作,“新文化”系列则是对传统文化的再现和新解读。《长安三万里》的最新尝试就是把写史、写人和写情结合起来,让观众感到一种历史的厚重、人性的深沉和情谊的可贵。李白、高适都有着为国报效的大志向,但也都遇到了种种挫折坎坷。现实的残酷更加折射出高适坚持理想的执着,以及他与李白深厚情谊的可贵。“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如邹靖所说,“中国人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令人感动,这种精神跨越了时间和历史,非常有意义。他们抬起头来看到的月光,今天再照向我们,是一样的。”

    Copyright 2015-2023
    本站所有内容由程序自动收集于互联网公开引用链接,本站不存储不录制任何视频,若无意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在本站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谢谢!